在 2025 年 Computex 展會上,鴻海精密董事長劉揚偉正式揭示「AI 建廠三階段」策略,並宣布由自研 AI 模型 FoxBrain 擔綱轉型計畫的關鍵角色。此舉代表鴻海以 AI 為主軸,全力推動智慧製造,並攜手 NVIDIA 建構台灣在地 AI 超級電腦,打造從研發到實踐的完整供應鏈體系。
本文主要內容
FoxBrain:專為製造業打造的 AI 中樞
鴻海自研的 FoxBrain 模型,結合 Meta Llama 3 和 Llama 4 的基礎架構,融入鴻海多年累積的製造數據與 Know-how,並以 Agentic Workflow 為基礎,打造具備製造邏輯判斷能力的 AI 系統。該模型可應用於工廠流程規劃、生產優化及維修預測,預計部署至全球各地廠區。
FoxBrain 將持續透過資料回饋進行自我優化,鴻海也預告未來將以開源方式對外釋出,讓產業界能廣泛應用與延伸。
三階段架構加速導入 AI 智慧製造體系
鴻海提出的「AI 建廠三階段」包含:
- 虛擬設計階段:透過 NVIDIA Omniverse 平台建立工廠數位雙生模型,模擬機台、人力與物流配置,進行前期調校。
- AI 自動化生產階段:以 FoxBrain 為核心導入 AI 控制流程,實現約 80% 製程自動化,人工僅需處理例外狀況與監控。
- 實體建廠階段:在完成虛擬模擬後進行工廠建設,配備機器人與智慧控制系統,加快生產啟動並提升彈性。
劉揚偉指出,此三階段將虛擬技術與 AI 模型高度整合,有助於縮短建廠時間、降低成本,同時因應全球技術人才短缺的挑戰。
與 NVIDIA 合作打造台灣 AI 運算基地
鴻海同時宣布與 NVIDIA 及政府合作,於台灣建置新一代 AI 超級電腦資料中心,預計導入 10,000 顆 NVIDIA Blackwell GPU,總裝置電力達 100 兆瓦。首階段設置容量為 20 兆瓦,未來將依據電力調度進行擴充。
該設施將支援 FoxBrain 等模型的訓練與推論需求,並提供學研機構與企業使用,成為推動台灣 AI 應用發展的重要基礎建設。
全球部署 FoxBrain 串接智慧製造網絡
FoxBrain 採模組化與可遷移設計,將部署於鴻海在墨西哥、印度、捷克與中國等地的主要廠區。模型將依據各地產線環境進行調整與訓練,實現在地化最佳化與快速複製。
透過 FoxBrain,鴻海能提升生產流程的透明度與彈性,降低對人力的依賴,加快因應客戶需求變化的反應速度,為全球智慧製造樹立新標準。
若您在考慮購車,可使用 TESLAGURU 的推薦連結 於官網訂購,或將推薦碼連結提供給銷售顧問即可獲得 NT$8,000 購車優惠,若有任何問題,可以加入我們的 LINE 官方帳號 領取新車交付指南及相關工具,若有任何問題,也可隨時透過 LINE 與我們聯繫,我們將提供即時協助。
如果您覺得 TESLAGURU 的文章對您有幫助,歡迎追蹤 LINE TODAY 並訂閱 Google 新聞,未來搜尋用車知識更容易找到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