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台協會(AIT)7 月 21 日在官方社群平台發布訊息,首度公開將「亞軌道運輸」列為美台科技合作的重要焦點。AIT 表示,美國支持台灣強化航太技術發展,並透露雙方已進行初步討論與可行性評估,目標是探索下一代高速運輸模式。
本文主要內容
若亞軌道技術成功實現,未來台北至休士頓的航程,將可望從目前約 13 至 16 小時大幅縮短至約 2.5 小時,徹底改變現行長途飛行模式。此計畫不僅將推動台灣航太產業升級,還可能影響國防應變與印太戰略格局,成為國際高度關注的合作焦點。
台北飛休士頓僅需 2.5 小時?亞軌道超音速飛行
亞軌道飛行結合火箭推進與近太空拋物線軌道,飛行高度超過 100 公里,可避開大氣層阻力,並以高超音速(超過音速 20 倍)完成洲際航程。

與傳統航空相比,此技術最大差異在於飛行軌跡接近太空軌道,起降需要專用的發射與回收設施,才能維持結構安全。若未來應用於台北與休士頓航線,航程預估可壓縮至約 2.5 小時,但仍必須克服能耗、隔熱與法規等挑戰。
選址屏東九棚!台灣首座亞軌道太空港優勢在哪?
國家太空中心(TASA)已將屏東九棚設為國家級發射場,目前主要用於衛星任務,未來有望升級為亞軌道太空港。九棚位於低緯度區域,可利用地球自轉效應降低發射能耗,且臨近廣大太平洋海域,能劃設飛行安全隔離區,降低殘骸掉落風險。

若轉型為太空港,需增設強化跑道、防爆燃料儲存設施及隔離帶,並符合 FAA 國際太空港認證標準,包括飛安管控與應變防護。
SpaceX 也在推進 Starship 全球點對點運輸計畫
國際上,由 Elon Musk 創辦的 SpaceX 也在研發用於全球點對點高速運輸的 Starship 星艦,目標是在 1 小時內完成地球上任意兩地的航程。Elon Musk 表示,Starship 將先完成數百次無人貨運測試,再逐步導入載人航班。

根據時程推估,軍方與貨運試航預計在 2026 至 2027 年展開,完整載客服務可能延至 2035 年。相較之下,美台洽談的太空港計畫規模較小,並鎖定商業貨運與緊急物流應用,而非觀光或大規模載客。
亞軌道飛行成本可能遠高於現行國際頭等艙
亞軌道載具在起飛與再入過程中,乘客需承受約 5 至 6G 的加速度,並必須配備專用座椅、壓力服與隔熱防護,以因應高速與高溫帶來的結構壓力。任何控制失效都可能造成結構損毀,因此安全機制必須經過長時間驗證。

至於票價,雖然尚無官方數據,業界普遍認為亞軌道飛行的成本將遠高於現行國際航線頭等艙,短期內難以普及。SpaceX 曾指出,長期目標是將票價壓低至接近國際商務艙水準,但僅適用於少量席次,且初期服務將鎖定特定市場。
休士頓艾靈頓機場已獲商業太空港認證
美國 FAA 自 2015 年起開始認證商業太空港,目前休士頓的艾靈頓機場已獲核准,並具備亞軌道運輸管理經驗,其設施包括強化跑道、專用隔離區及應變中心。

台灣若規劃建置太空港,必須依循 FAA 及國際太空法規範,涵蓋發射安全、殘骸回收與空域管理,並與全球航太產業接軌。相關規定將影響建設時程與投資規模,並要求跨部會協調,確保與國際標準同步。
地緣政治與軍事應用:亞軌道技術不只是交通革命
亞軌道運輸具備「全球快速部署」特性,能在數小時內將關鍵物資或偵測設備送達戰略地點,對國防後勤與軍事應變具有關鍵作用。美國推動此合作,意在強化印太地區科技聯盟,並透過亞軌道太空港,提升台灣在國防及航太供應鏈中的戰略地位,這也是此次洽談備受關注的主因之一。

延伸閱讀
Starship 計畫 2026 年底啟航火星!搭載特斯拉人形機器人 Optimus
SpaceX Starship 地面爆炸!星艦設計致敬《銀河便車指南》
Elon Musk 開啟「戰時執行長」模式!特斯拉、SpaceX、xAI 多線推進
考慮購車的您,可透過 專屬推薦連結 於官網訂購,或提供推薦碼給銷售顧問,即可享有 NT$8,000 購車優惠。若有任何問題,歡迎加入 LINE 官方帳號,免費領取交車指南並獲得即時協助。
若您有意在家中或營業場所導入 Tesla Powerwall 儲能系統,以降低停電風險、提升供電穩定性,可透過 LINE 官方帳號預約 使用優惠代碼「TESLAGURU」享電機場勘預約折扣,盡早開始規劃。
若覺得本站內容實用,歡迎追蹤 LINE TODAY、Google 新聞 與 Facebook 粉絲專頁,日後查找用車資訊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