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ify.tw
沒有結果
瀏覽全部結果
  • 首頁
  • 超級充電站
  • 訂車懶人包
  • 電車新聞
  • 電車知識
  • 電車精品
  • 人工智慧
  • 網路資源
  • 電車保險
聯絡我們
  • 首頁
  • 超級充電站
  • 訂車懶人包
  • 電車新聞
  • 電車知識
  • 電車精品
  • 人工智慧
  • 網路資源
  • 電車保險
沒有結果
瀏覽全部結果
electrify.tw
沒有結果
瀏覽全部結果
首頁 電車新聞

特斯拉第三季車輛安全報告:碰撞率下降 20.4%、每 1,100 萬公里僅一事故

TESLAGURU 作者: TESLAGURU
2024 年 10 月 23 日
閱讀時間:2 分鐘
A A
Autopilot 表現進步!特斯拉蓋牌一年終於發佈車輛安全報告

特斯拉發布 2024 年第三季 車輛安全報告,顯示其 Autopilot 技術在道路安全和碰撞率方面的表現持續領先。根據報告,使用 Autopilot 的特斯拉車輛平均每行駛 708 萬英里(約 1,139 萬公里)才會發生一次碰撞。

推薦閱讀

進軍日本電動車市場!Mazda 宣布採用特斯拉 NACS 標準

從每分鐘計費到即時動態定價!回顧特斯拉超充收費演進史

FSD 登上珠峰大本營!理想汽車執行長讚特斯拉基本功非常紮實

特斯拉發生一次事故所行駛里程數

特斯拉的安全報告強調了 Autopilot 技術在提升道路安全方面的顯著成效。第三季度數據顯示,使用 Autopilot 的車輛平均每行駛 708 萬英里(約 1,139 萬公里)才會發生一次碰撞;相比之下,未使用 Autopilot 的車輛每行駛 129 萬英里(約 207 萬公里)就會發生一次碰撞。

相比之下,使用 Autopilot 的車輛碰撞率約為未使用 Autopilot 車輛的 18.2%(碰撞率減少 81.8%)。此外,與美國平均每行駛 67 萬英里(約 108 萬公里)發生一次碰撞相比,使用 Autopilot 的車輛碰撞率降低了約 90.5%。

與去年同期的比較

在 2024 年第三季度,使用 Autopilot 的特斯拉車輛平均每行駛 708 萬英里(約 1,139 萬公里)才發生一次碰撞事故,而未使用 Autopilot 的車輛平均每行駛 129 萬英里(約 207 萬公里)就會發生一次碰撞。

與 2023 年第三季度相比,當時使用 Autopilot 的車輛每行駛 588 萬英里(約 946 萬公里)發生一次碰撞,這代表 Autopilot 的碰撞率下降了約 20.4%。未使用 Autopilot 的車輛在 2023 年第三季度每行駛 152 萬英里(約 244 萬公里)發生一次碰撞,顯示未使用 Autopilot 的車輛碰撞率上升了 15.1%。

這些數據顯示,使用 Autopilot 的車輛在一年內的碰撞率明顯下降,而未使用 Autopilot 的車輛碰撞率則顯著上升,突顯了 Autopilot 技術在減少事故方面的重要性及其技術進步。

安全報告的透明度問題

儘管特斯拉的安全報告顯示 Autopilot 技術在提升道路安全方面效果顯著,但部分專家對數據透明度提出質疑。報告缺乏對碰撞事故的詳細背景說明,例如事故的嚴重程度、人為因素與車輛系統失誤的區分,以及不同駕駛條件下的技術表現。

此外,報告中未包含 Full-Self Driving (FSD) 的相關數據,使部分專家對報告的完整性持保留態度。他們呼籲特斯拉提供更多詳細數據,以便更客觀地評估其車輛的實際安全表現。

根據特斯拉車輛安全報告的說明,特斯拉依據車隊資料統計每部車輛的行駛里程,並在發生事故時接收自動警示,同時為了保護隱私,不會識別特定車輛。特斯拉也表示有信心這些統計數據能顯示 Autopilot 在提升道路安全方面的顯著優勢。

為了確保統計資料的保守性,特斯拉分別計算了在發生碰撞前 5 秒內停用 Autopilot 的事故,並統計了啟動安全氣囊或其他主動保護裝置的事故。這些統計資料基於真實的車隊數據,而非樣本資料集或估計值。

特斯拉進一步說明,大多數事故發生時車速低於 12 英里/小時(約 20 公里/小時),且超過 35% 的 Autopilot 事故是因其他車輛追撞特斯拉車輛所致。這類事故不會特別區分肇因。

此外,特斯拉強調,季節性因素會影響碰撞率,特別是在光照減少的冬季或嚴寒氣候下,因此建議比較同年度的數據,以降低這些因素的影響。最終,特斯拉表示,Autopilot 的實際碰撞率遠低於先前報告的水平,進一步證明其技術對提高安全性有顯著貢獻。

延伸閱讀

特斯拉聖誕假期更新將至!網友許願 Apple Watch、Grok AI 及各種腦洞大開的功能

槓上科技第一網紅!特斯拉稱 Cybercab 無線充電效率將超過 90%

特斯拉應該收購 Rivian?Elon Musk:祝福他們,但市場競爭極為艱難

若您在考慮購車,可使用 TESLAGURU 的推薦連結 於官網訂購,或將推薦碼連結提供給銷售顧問即可獲得 NT$8,000 購車優惠,若有任何問題,可以加入我們的 LINE 官方帳號 領取新車交付指南及相關工具,若有任何問題,也可隨時透過 LINE 與我們聯繫,我們將提供即時協助。

如果您覺得 TESLAGURU 的文章對您有幫助,歡迎追蹤 LINE TODAY 並訂閱 Google 新聞,未來搜尋用車知識更容易找到相關文章。

標籤: AutopilotElon MuskFSD特斯拉安全性
分享分享轉推分享
TESLAGURU

TESLAGURU

提供純電車新知、用車知識、周邊商品開箱與資訊查詢工具,幫助車主掌握第一手資訊與實用知識,解決車主的電車難題。

相關文章

進軍日本電動車市場!Mazda 宣布採用特斯拉 NACS 標準
電車新聞

進軍日本電動車市場!Mazda 宣布採用特斯拉 NACS 標準

2025 年 5 月 10 日
從每分鐘計費到即時動態定價!回顧特斯拉超充收費演進史
電車新聞

從每分鐘計費到即時動態定價!回顧特斯拉超充收費演進史

2025 年 5 月 9 日
FSD 登上珠峰大本營!理想汽車執行長讚特斯拉基本功非常紮實
電車新聞

FSD 登上珠峰大本營!理想汽車執行長讚特斯拉基本功非常紮實

2025 年 5 月 8 日
坐計程車打翻水壺後果有多慘?特斯拉 Model 3 地毯進水如何處理
電車新聞

坐計程車打翻水壺後果有多慘?特斯拉 Model 3 地毯進水如何處理

2025 年 5 月 7 日
電車新聞

特斯拉平價版 Model Y 更多細節曝光!同步推進 Cybercab 無框製造流程

2025 年 5 月 6 日
特斯拉四月工作報告:鑽石黑新車色、Cybertruck 長續航版發表
電車新聞

特斯拉四月工作報告:鑽石黑新車色、Cybertruck 長續航版發表

2025 年 5 月 3 日
下一篇文章
Elon Musk:若 HW3 無法支援完全自動駕自動駕駛將免費升級 HW4

Elon Musk:若 HW3 無法支援完全自動駕自動駕駛將免費升級 HW4

特斯拉 2024 Q3 亮點:Model Y 稱霸歐洲、Cybertruck 量產以及 Roadster 最新進展

特斯拉 2024 Q3 亮點:Model Y 稱霸歐洲、Cybertruck 量產以及 Roadster 最新進展

特斯拉台灣車主推薦計畫回歸!完成一次推薦可獲得 7,500 元購物金

特斯拉台灣車主推薦計畫回歸!完成一次推薦可獲得 7,500 元購物金

煥新版 Model Y 配件

推薦閱讀

Elon Musk:如果 LEGO 可以做到,Cybertruck 也可以!

Elon Musk:如果 LEGO 可以做到,Cybertruck 也可以!

2023 年 8 月 24 日
Autopilot 表現進步!特斯拉蓋牌一年終於發佈車輛安全報告

特斯拉第三季車輛安全報告:碰撞率下降 20.4%、每 1,100 萬公里僅一事故

2024 年 10 月 23 日
植入 Neuralink 腦機介面!ALS 患者重獲溝通與影片剪輯能力

植入 Neuralink 腦機介面!ALS 患者重獲溝通與影片剪輯能力

2025 年 4 月 29 日

熱門文章

  • YouTube 影片縮圖下載工具!全解析度封面版本網址格式對照表

    YouTube 影片縮圖下載工具!全解析度封面版本網址格式對照表

    0 分享
    分享 0 轉推 0
  • 坐計程車打翻水壺後果有多慘?特斯拉 Model 3 地毯進水如何處理

    0 分享
    分享 0 轉推 0
  • 電動車要繳稅了嗎?汽燃費延至 2030 年!牌照稅試算、減碳獎勵一次看

    0 分享
    分享 0 轉推 0
  • 特斯拉該回原廠保養嗎?自費項目、保養費用一次看

    0 分享
    分享 0 轉推 0
  • 特斯拉 Autopilot 是自動駕駛嗎?AP、EAP、FSD 有什麼不同?一張表看懂

    0 分享
    分享 0 轉推 0
electrify.tw

關注人工智慧、生活科技及永續能源等相關議題,探討這些新技術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Copyright © 2025 electrify.tw All Right Reserved.

沒有結果
瀏覽全部結果
  • 首頁
  • 超級充電站
  • 訂車懶人包
  • 電車新聞
  • 電車知識
  • 電車精品
  • 人工智慧
  • 網路資源
  • 電車保險

Copyright © 2025 electrify.tw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