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一直以「不打廣告」聞名,靠著產品本身的實力和執行長 Elon Musk 的高聲量,就能在全球掀起話題。這種反主流的行銷模式,確實在品牌高速成長階段發揮了關鍵作用。不過,隨著市場競爭白熱化、交車量成長放緩,加上股價波動加劇,特斯拉近年也悄悄開始嘗試不同形式的宣傳,包括網路、戶外廣告、名人合作,甚至把廣告視為與資本市場對話的新工具。
本文主要內容
這次的策略轉變,不只是銷售方式的微調,更代表特斯拉品牌定位正在轉向更成熟階段。從社群精準投放、機場與地標廣告曝光,到電視與串流平台推廣股東酬金方案,再加上品牌大使與創意展示活動,特斯拉「不做廣告」的時代,正逐步被更完整、更主流的行銷策略所取代。
以 Elon Musk 為核心的「零廣告時代」
在長達十多年的時間裡,特斯拉幾乎不投入傳統廣告預算,而是依靠執行長 Elon Musk 的個人品牌聲量與社群發言,透過 X 平台帶動媒體連鎖報導。每一次產品發表、技術更新,甚至馬斯克的一則貼文,都成為媒體主動放大的焦點,讓特斯拉在全球持續維持高曝光度。

這種「以人帶品牌」的行銷方式,讓特斯拉得以節省龐大的廣告成本,將更多資源投入產品研發與技術創新,同時也強化了品牌作為「科技潮牌」的定位。長期以來,特斯拉更不時重申「廣告不是必要開支」,展現出對自身品牌聲量的高度自信。
2021 年:歐洲「偽裝式」預熱行銷
2021 年 8 月,特斯拉在比利時舉辦「(Not a) Model Y arrival in Belgium」活動,結合車輛展示與「Model Y Tour」推廣,並於 9 月展開試駕行程。活動名稱刻意以「不是 Model Y」呈現,成功引發媒體與消費者的好奇與討論。

同時,在歐洲部分運輸列車上,也能看到運送 Model Y 的車身塗有「Not Model Y」字樣,被外界視為特斯拉刻意營造話題的創意行銷手法。這種「半公開、半偽裝」的宣傳風格,與後期特斯拉在美國、日本與澳洲採取的高曝光行銷形成對比,展現其早期在歐洲市場以預熱為主的策略布局。
2023 年:首次正式啟動網路廣告投放
特斯拉在 2023 年首度於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Google 與 X 等平台投放廣告,主打 Model Y 與 FSD 功能。根據外媒報導,該年度廣告總支出約達 640 萬美元,較 2022 年的 17.5 萬美元成長幅度驚人。這也是特斯拉首次以主動方式進行大規模網路宣傳,成為品牌行銷策略的重要轉折點。

這些廣告多聚焦於科技亮點、駕駛輔助與超級充電網路等內容,而非單純的價格促銷。影片形式以短版資訊輪播為主,風格貼近內容行銷,主要用於測試受眾反應與轉換成效,而非全面鋪開的主流曝光。
2023 年 10 月:日本羽田機場首現戶外廣告
2023 年 10 月,日本東京羽田國際機場大廳出現特斯拉的大型螢幕廣告,內容涵蓋 Model Y 的車型功能介紹、超級充電網路、自動輔助駕駛系統與露營模式等重點特色,展現品牌以科技與創新為核心的形象訴求。
多組螢幕設置於機場主要動線區域,畫面以 Model Y 為主視覺,搭配簡潔文字與右下角 QR code 連結至特斯拉日本官網。這是特斯拉首度在日本高人流公共空間投放品牌廣告,也象徵其「不打廣告時代」正式劃下句點。
2024 年:Cybertruck 行動展示與策略調整
2024 年,特斯拉推出「Mobile Gallery」公路展示活動,利用 Cybertruck 作為移動廣告車,拖曳裝在透明玻璃展示箱內的 Model Y,巡迴美國多地,包括紐約時代廣場與帝國大廈等地標。展示箱上印有「全球最暢銷的汽車,誕生於美國,當然,它擁有特斯拉徽章。」此句標語凸顯 Model Y 的全球銷售冠軍地位與美國製造形象,同時展現 Cybertruck 的拖曳實力。

這項創意展示吸引多家媒體關注與報導,被視為特斯拉行銷手法中最具話題性的案例之一。外媒指出,這類行動式展示雖在法規限制、可視性與宣傳效果上仍有挑戰,但其辨識度與討論度極高,對品牌形象有明顯加分效果。

同年 11 月,特斯拉韓國正式任命奧運射擊選手金藝智(김예지)為品牌大使,成為特斯拉全球首位正式名人代言人。她在巴黎奧運的亮眼表現與年輕形象,與品牌強調的科技與突破精神相契合。合作內容涵蓋品牌活動、社群貼文與媒體曝光,並與特斯拉韓國本地推廣計畫結合。

2025 年:主流化投放與名人合作擴張
名人軟性曝光操作
2025 年 3 月 15 日,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在社群平台上發布與 Cybertruck 及 Optimus 機器人拍攝的形象照片,這組照片迅速在社群走紅,引發熱議,並多次分享相關內容。這類合作形式更像是品牌與名人之間的「互利式話題放大」,不直接出現在官方廣告中,也不涉及代言費用,形成品牌形象與名人影響力之間的互補操作。

即使特斯拉過去從未付費邀請名人代言,其車款仍受到全球眾多明星的青睞。許多名人自發購買並使用特斯拉車輛,成為品牌的「非正式代言人」。特別是在 Cybertruck 推出後,更掀起名人間的話題風潮,多位好萊塢藝人與音樂人都親自入手這款電動皮卡:
- 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被拍到駕駛特斯拉 Cybertruck 外出購買咖啡,展現她對該車的喜愛。
- 小賈斯汀(Justin Bieber):多次在公開場合駕駛自己的 Cybertruck 出行。
- Jay-Z 與碧昂絲(Beyoncé):共同擁有一輛特斯拉 Cybertruck,並進行個性化改裝。
- 女神卡卡(Lady Gaga):被媒體拍到駕駛 Cybertruck 外出,展現她對電動車的熱愛。
- 菲瑞·威廉斯(Pharrell Williams):被目擊駕駛 Cybertruck 出行。
- 史蒂夫·青木(Steve Aoki):在社群平台分享自己駕駛 Cybertruck 的體驗。
- 俠客·歐尼爾(Shaquille O’Neal):曾擁有兩輛 Cybertruck,並各自進行個性化改裝(後因續航問題出售)。
除了近期的 Cybertruck 之外,特斯拉其他車款也早已是名人圈的熱門選擇。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早年便入手初代 Roadster;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班·艾佛列克(Ben Affleck)與導演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皆為 Model S 的車主,並多次被拍到駕駛特斯拉出行。這些名人自發性的曝光,使特斯拉在未投放任何廣告的情況下,依然維持極高的媒體關注度與品牌熱度。

澳洲機場廣告與技術導向曝光
2025 年 10 月,特斯拉於澳洲布里斯本與墨爾本機場同步投放數位螢幕廣告。畫面以「Full Self-Driving (Supervised)」作為主視覺,不綁定特定車型,而是直接聚焦於輔助駕駛技術。螢幕懸掛於大廳入口上方,搭配簡短標語,採用白底黑字的極簡設計風格,呼應羽田機場廣告的品牌一致性。

洛杉磯戶外看板廣告引發爭議
2025 年 8 月 11 日,特斯拉在美國洛杉磯北好萊塢設置大型戶外看板,主打體驗 FSD 試駕。最醒目的標語為「Experience Full Self-Driving」,而「Supervised」一詞則被刻意縮小,引發外界批評。美國 DMV 隨後對此廣告發出警告,指出其標示方式可能造成誤導。這是特斯拉少數採用傳統 Billboard 的案例之一,也反映品牌在廣告策略上逐漸向主流車廠靠攏。

股東酬金方案成為首支電視廣告
2025 年 10 月,特斯拉首度在美國電視與串流平台投放影片,但內容並非推銷車輛,而是針對 Elon Musk 的新 1 兆美元酬金方案(為期 10 年,價值逾 1,000 億美元),向股東發出「投下贊成票」的呼籲。這支影片同時於 X、Google、Facebook、LinkedIn 等多個平台曝光,主要鎖定股東與機構投資人。隨著 11 月 6 日股東投票日逼近,這支影片不僅是一場品牌行銷行動,更可視為特斯拉資本策略的延伸。
特斯拉曾一度裁撤成長內容與行銷團隊
2023 年底至 2024 年初,特斯拉為推動更主動的廣告策略,在美國成立名為「成長內容」(Growth Content)或「行銷內容」的團隊,約有 40 名成員,由高階經理 Alex Ingram 領導,負責製作廣告素材與執行數位投放。這支團隊的目標,是協助特斯拉從「完全不做廣告」的姿態,逐步轉向更貼近主流品牌運作的曝光模式。

然而,這個團隊的壽命極短。2024 年 4 月,特斯拉在一波大規模裁員行動中決定全面裁撤該團隊。根據《彭博社》(Bloomberg)報導,這支團隊在美國地區被一次性解散,全數人員遭裁撤。主要原因是 Elon Musk 在 X(前 Twitter)上批評該團隊製作的廣告「過於通用」(too generic),認為那些素材看起來就像任何車廠的廣告,缺乏特斯拉應有的獨特風格與品牌張力。

團隊解散後,特斯拉放棄所有既有企劃與執行方向,重新回到以低成本、輕資產、並依賴強烈品牌識別與 Musk 個人聲量為核心的行銷策略。外界普遍認為,這次裁撤象徵特斯拉在「試探式廣告」階段的一次策略回撤,也顯示出 Musk 對廣告創意與投資報酬的嚴格標準。
品牌不再依賴單一聲量,行銷策略正式主流化
即使廣告投放逐步展開,Elon Musk 的個人聲量依然是特斯拉最核心的宣傳槓桿。透過社群發言與媒體擴散效應,他仍能在短時間內放大品牌影響力。如今,廣告與個人聲量並行運作,形成特斯拉特有的行銷生態系,讓品牌能在主流市場中維持話題主導權。

「不打廣告」曾是特斯拉的品牌象徵,但當市場競爭白熱化、規模成長至臨界點後,品牌策略自然邁向成熟與主流。從歐洲的偽裝預熱、網路投放、機場曝光、Cybertruck 行動展示、資本宣傳到名人合作,特斯拉的行銷策略正全面轉型,象徵它已從科技潮牌,進化為具備完整商業與資本運作能力的全球車廠。
這場轉變不僅顯示特斯拉行銷策略的成熟,也揭示了科技品牌在跨入大眾市場後的必經路徑——當產品創新逐漸趨於穩定,品牌的競爭力將取決於敘事能力與情感連結。特斯拉正以自身為例,重新定義「科技公司如何做行銷」,而這也可能成為下一個十年電動車產業的分水嶺。
延伸閱讀
特斯拉推出專屬網站拉票!Elon Musk 爭取 1 兆美元獎勵方案
特斯拉砸廣告遊說股東!請求投票支持 Elon Musk 薪酬方案
特斯拉 Cybertruck 化身行動廣告車!拖著全球最暢銷車款示眾
若您有意在住家或營業場所導入 Tesla Powerwall 儲能系統,以降低停電風險、提升供電穩定性,可透過全台安裝量第一的 Powerwall 原廠認證安裝廠商 崧象智能 LINE 官方帳號 預約諮詢,並享有本站專屬電機場勘預約折扣。
若覺得本站內容實用,歡迎追蹤 LINE TODAY、Google 新聞 與 Facebook 粉絲專頁,日後查找用車資訊更方便。若有任何問題或建議,歡迎加入我們的 LINE 官方帳號 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