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與 Lucid 宣布合作,自 2025 年 7 月 31 日起,所有 Lucid Air 車型(不限年份與版本)都能使用北美地區的特斯拉超級充電站。這代表 Lucid 車主首次能接入全球規模最大的快充網路。不過,此服務必須搭配官方轉接頭,且充電功率僅有 50 kW,與特斯拉自家車型相比仍存在明顯差距。
本文主要內容
這項合作再一次顯示 NACS(North American Charging Standard)在北美電動車市場的加速普及,也進一步推動 CCS 與 NACS 的整合,對充電基礎建設以及車廠策略發展帶來顯著影響。
Lucid Air 為何需要轉接頭才能充電?
Lucid Air 採用 CCS1 插頭,而特斯拉超級充電站使用 NACS,因此必須搭配官方轉接頭。該轉接頭售價約 220 美元(未含稅),僅能透過 Lucid 官方通路購買,並可能要求 VIN 驗證以確保安全。

與 Lucid Gravity 相比,差距更為明顯。Gravity 原生搭載 NACS 接口,可直接在特斯拉超級充電站以超過 250 kW 的功率充電,並支援 Plug & Charge 功能;反觀 Lucid Air 即使使用轉接頭,充電功率仍僅有 50 kW,限制相當明顯。
Lucid Air 超充最大充電功率僅 50 kW
Lucid Air 接入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後,最大充電功率僅有 50 kW,遠低於特斯拉車輛可達的 250 至 325 kW。原因在於 Lucid 採用約 924 V 的高壓電池平台,而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基於 400 V 架構,僅能透過升壓模組提供有限功率。

費率方面,非特斯拉車輛使用超級充電站的收費通常比特斯拉車主高出約 30% 至 35%,並採取動態計費模式。車主可透過 Tesla App 綁定付款方式,或選擇訂閱「Supercharging Membership」月費方案(約 12.99 美元)以享優惠費率。此外,若充電完成後未立即駛離,將收取閒置費用,並會依據站點佔用率進行加倍計算。
有哪些車廠支援特斯拉超級充電站?
隨著 NACS 成為北美主流充電標準,多家車廠已宣布加入行列:
- Kia:EV6、EV9、Niro EV 已開放使用,需搭配轉接頭;未來新款車型將直接內建 NACS。
- Hyundai / Genesis:Ioniq 5、Ioniq 6、Kona Electric 與 Genesis EV 提供免費轉接頭,2025 年起的新車將採用 NACS。
- Ford:Mustang Mach-E 與 F-150 Lightning 自 2024 年起支援,並提供官方轉接頭。
- GM:Chevrolet 與 Cadillac 車型自 2024 年 9 月起開放,2025 年起的新車將原生搭載 NACS。
- Rivian:2024 年春季開始配送轉接頭,並逐步開放支援。
- Volvo / Polestar:預計 2024 年底供應轉接頭,2025 年新車型將支援 NACS。
- Mercedes-Benz:自 2025 年 2 月起支援,並整合 Plug & Charge 功能。
- Nissan:Ariya 需轉接頭及額外固定配件。
- Honda / Acura:Prologue 與 ZDX EV 車型將於 2025 年開放,轉接頭售價約 225 美元。
目前,北美特斯拉超級充電樁數量已突破 23,500 支,其中 V4 超級充電樁提供更高功率並配備更長線纜,提升非特斯拉車款的兼容性。

SAE 已於 2024 年正式將 NACS 認證為 SAE J3400 標準,美國聯邦政府與主要車廠均採用該規範,推動 CCS 與 NACS 的融合,加速北美充電基礎建設的整合。這代表未來轉接頭的需求將逐步減少,並可能影響第三方充電業者的設備規劃,使特斯拉超級充電站成為市場核心。
延伸閱讀
中國電動車崛起!Lucid 執行長:其核心技術遠遠落後特斯拉
如果沒有特斯拉我會選 Lucid Air Sapphire!MKBHD:史上最佳轎車
特斯拉充電口設計背後原因!Lucid 執行長:為配合 Elon Musk 車庫
考慮購車的您,可透過 專屬推薦連結 於官網訂購,或提供推薦碼給銷售顧問,即可享有 NT$8,000 購車優惠。若有任何問題,歡迎加入 LINE 官方帳號,免費領取交車指南並獲得即時協助。
若您有意在家中或營業場所導入 Tesla Powerwall 儲能系統,以降低停電風險、提升供電穩定性,可透過 LINE 官方帳號預約 使用優惠代碼「TESLAGURU」享電機場勘預約折扣,盡早開始規劃。
若覺得本站內容實用,歡迎追蹤 LINE TODAY、Google 新聞 與 Facebook 粉絲專頁,日後查找用車資訊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