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on Musk 旗下的 xAI 正式上線全新 AI 百科平台 Grokipedia(grokipedia.com),主打由 AI 自動生成內容、即時更新,並減少人為偏見。這項服務被視為 Wikipedia 的新競爭對手,目標是重新定義線上百科的運作方式。
本文主要內容
特別引起關注的是,Grokipedia 在涉及敏感議題(例如台灣主權與政治現況)時,採用更直接、敢講的敘事方式,不再刻意維持模糊中立。這樣的寫法與 Wikipedia 的謹慎風格形成鮮明對比,也展現 xAI 想用 AI 打破資訊偏見的野心。

條目全由 AI 生成,更新速度領先傳統百科
Grokipedia 的條目目前已突破 88.5 萬筆,且持續成長中。與 Wikipedia 最大的不同,在於它不依賴志工協作,而是由 AI 自動生成與修正文獻內容。這樣的設計讓資料更新更即時,也避免了爭議條目出現反覆修改或編輯戰的情況。
| 項目 | Grokipedia | Wikipedia |
|---|---|---|
| 條目總數 | 約 885,000(持續更新) | 約 6,800,000(英文版) |
| 編輯方式 | AI 自動生成與更新 | 志工共同協作編輯 |
| 平台定位 | AI 為核心的知識庫 | 群眾協作型百科全書 |
| 設計理念 | 減少人為偏見,強調資料真實性 | 透過多方參與取得共識 |

平台結構更封閉但資訊一致性更高
上個月,Elon Musk 在《All-In Podcast》的訪談中透露,計畫將 Grok AI 修正文獻與維基百科內容的過程,發展成一個全新平台。他認為維基百科過於容易受到特定立場影響,導致部分資訊出現偏頗,這番言論也被外界視為 Grokipedia 的前奏。

目前 Grokipedia 採全英文介面,整體設計風格接近精簡版 Wikipedia,但不具社群功能,也不開放一般用戶修改條目。AI 會同步執行事實檢查與脈絡補充,確保內容準確且一致。整體而言,Grokipedia 的架構比傳統百科更封閉但更集中,並更重視資訊一致性與可信度。

「台灣」條目對比顯示兩平台敘事差異
以「台灣(Taiwan)」條目為例,兩者在內容風格上呈現明顯差異。Grokipedia 的版本敘事更為直接,語句簡潔,著重於地緣戰略與當代政治局勢;相較之下,Wikipedia 採中性且層次分明的寫作方式,內容結構龐大,並提供大量延伸閱讀與相關連結。

| 內容區塊 | Grokipedia 特點 | Wikipedia 特點 | 主要差異 |
|---|---|---|---|
| 導言(Introduction) | 聚焦台灣為「self-governing island entity」,更新至 2025 年,強調半導體與「矽盾」。 | 定義為「country in East Asia」,資訊詳盡,包含國旗、國歌與地理座標。 | Grokipedia 聚焦當代戰略,Wikipedia 側重歷史脈絡。 |
| 詞源(Etymology) | 詳述 Tayouan → Formosa → ROC 的名稱演變,並強調命名爭議。 | 概述主要名稱變化與奧運命名爭議。 | Grokipedia 強調本土化觀點,Wikipedia 側重文獻背景。 |
| 歷史(History) | 敘事完整,涵蓋殖民、戒嚴、民主化及 2024 年選舉。 | 條列式時間軸呈現,強調重要歷史事件。 | Grokipedia 更新更快,Wikipedia 範圍更廣。 |
| 政治地位(Political Status) | 直接使用「de facto independence」,聚焦主權與現況。 | 描述中國主張及國際承認狀況。 | Grokipedia 語氣更直接,Wikipedia 保持中性。 |
| 經濟(Economy) | 聚焦半導體產業、供應鏈與國際貿易。 | 詳列產業結構、GDP 統計及經濟數據。 | Grokipedia 更即時,Wikipedia 更全面。 |
| 外交/國防(Foreign Relations and Defense) | 強調美台合作及灰色地帶衝突情境。 | 聚焦歷史條約與國際壓力關係。 | Grokipedia 側重現況,Wikipedia 側重歷史。 |
Grokipedia 的語氣更為直接,內容聚焦於當代議題,並刻意避開「中國中心」的敘事方式,例如使用「de facto independence」來描述台灣現況。相較之下,Wikipedia 保留較多中性語句與延伸連結,整體結構更接近學術論文的編排風格。

Grok AI 與 X 平台成為技術核心
Grokipedia 背後由 Grok 提供技術支援,這是 xAI 自主開發的 AI 模型,並結合 X(原 Twitter)的即時資料進行訓練。平台不僅是一部線上百科,更是一套以 AI 驅動的知識圖譜系統,具備搜尋、檢索與推理能力,能在保持內容一致的同時持續自動更新。

由於 Grokipedia 的所有條目皆由 AI 生成,未來勢必將面臨更嚴格的監管挑戰,包含錯誤資訊、引用責任以及內容審查等議題。各國對 AI 生成內容的標註與透明度要求日益提高,這也意味著 Grokipedia 將承擔比 Wikipedia 更大的責任與壓力。
多語系擴張與商業模式將決定全球競爭力
目前 Grokipedia 僅支援英文介面,但技術上具備快速擴展至多語系的能力。外界普遍預期,一旦開放多國語言版本,Grokipedia 將正式與 Wikipedia 在全球市場正面競爭,特別是亞洲地區有望成為關鍵戰場。
| 平台 | 內容來源 | 商業模式 | 特點 |
|---|---|---|---|
| Grokipedia | Grok AI 生成 | 潛在收費或整合 Grok 生態系 | 內容精煉、即時更新 |
| Wikipedia | 群眾協作編輯 | 非營利基金會運作 | 歷史深度高、連結廣泛 |
| Perplexity.ai | 網頁索引 + AI 回答 | Freemium | 即時回答型搜尋 |
| Google Gemini | Google 搜尋 + AI | 免費 | 整合搜尋結果與回應 |
另一方面,雖然 Grokipedia 目前仍維持免費使用,但 xAI 並未排除未來導入訂閱制度,或將其整合進 Grok 生態系的可能性。憑藉統一的資料結構與高速更新機制,它也被視為未來 AI 助理與知識檢索服務的潛在核心平台。
延伸閱讀
xAI 收購 X 平台!Elon Musk 整合 AI 與社群估值破千億美元
特斯拉計畫投資 xAI 50 億美元!X 偷用推文訓練 Grok AI
Elon Musk 成立 Macrohard 巨硬公司!打造 AI 代理人挑戰微軟
若您有意在住家或營業場所導入 Tesla Powerwall 儲能系統,以降低停電風險、提升供電穩定性,可透過全台安裝量第一的 Powerwall 原廠認證安裝廠商 崧象智能 LINE 官方帳號 預約諮詢,並享有本站專屬電機場勘預約折扣。
若覺得本站內容實用,歡迎追蹤 LINE TODAY、Google 新聞 與 Facebook 粉絲專頁,日後查找用車資訊更方便。若有任何問題或建議,歡迎加入我們的 LINE 官方帳號 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