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於 2025 年第 3 季財報公布亮眼成績,展現穩定的營收成長與自由現金流表現。在電話會議中,Elon Musk 首次明確以「機器人軍隊 (robot army)」形容人形機器人 Optimus,並以此為訴求,強烈呼籲股東在 11 月 6 日的股東大會上支持他的薪酬與投票權方案。
本文主要內容
在營運層面,特斯拉交出強勁財務數據:自由現金流達 40 億美元,總現金與投資超過 410 億美元,能源事業創下歷史新高,並同步預告 AI5 晶片與 Optimus 的量產規劃。Elon Musk 表示,特斯拉將以 AI 與機器人為核心,推動產能擴張與技術布局,逐步打造完整的實體 AI 生態系。
交付量明顯成長 Model Y 穩居銷售主力
特斯拉本季全球交付量明顯成長,大中華與亞太地區季增 33%、北美上升 28%、歐洲、中東與非洲則成長 25%。這波增幅主要由 Model Y 系列帶動,顯示該車款仍為銷售主力。

汽車營收同步攀升,汽車毛利率(不含碳權)由 15% 提升至 15.4%,主因為材料成本降低與產能提升。服務與其他業務表現同樣穩健,主要受惠於保險與服務中心的成長。
能源儲存創新高 Megapack 需求持續擴張
能源事業創下部署規模與毛利率雙雙新高,成為本季財報中的一大亮點。Megapack(大型電網儲能系統)需求持續強勁,Mega Block 預計將於明年開始出貨,而 Megapack 4 將整合變電站功能,輸出電壓可達 35 kV,能有效縮短建置時間並降低基礎設施成本。

住宅用太陽能板已於美國 Buffalo 工廠投產,預計將於 2026 年第 1 季開始出貨。特斯拉指出,AI 與資料中心應用快速成長,也進一步推升大型電力市場對 Megapack 儲能方案的需求。
財報表現亮眼 關稅壓力成獲利挑戰
特斯拉本季繳出強勁財報,整體財務結構持續穩健,展現良好的現金流與擴張能力。以下為主要財報重點:
項目名稱 | Q3 數值(美元) | 白話解讀 |
---|---|---|
總營收 | 281 億 | 年增 12%,銷售表現超出市場預期 |
每股盈餘(EPS) | 0.50 | 獲利略低於預期,成本與關稅壓力浮現 |
自由現金流 | 40 億 | 創歷史新高,實際現金流入相當穩健 |
現金與投資 | 410 億 | 手握龐大資金,資本運用與擴張空間充裕 |
本季關稅成本 | 超過 4 億 | 關稅為主要成本壓力,直接影響毛利表現 |
2025 年資本支出計畫 | 90 億 | 聚焦產能與 AI,2026 年將進一步擴大投資 |
特斯拉指出,本季關稅成本主要來自汽車與能源業務,但部分已透過上海 Mega Factory 供應非美市場而獲得緩解。公司也預告,2026 年資本支出將大幅增加,以支援 AI 晶片平台、人形機器人與全球產能擴張計畫。

FSD 實測里程突破 Robotaxi 邁向無人駕駛
FSD 技術於本季累積受監督行駛里程達 60 億英里,付費 FSD 採用率約佔現有車隊的 12%。Robotaxi 已於 Austin 與多個城市展開營運,Bay Area 的監督行駛里程也突破 100 萬英里。同時,特斯拉針對搭載 HW3 的車輛宣布將推出「v14 Lite」版本的 FSD 軟體,預計於 2026 年第 2 季上線,確保現有車主持續具備升級自駕功能的能力。

Elon Musk 表示,特斯拉預計在今年底前於 Austin 移除安全駕駛員,並計畫擴展至 8 至 10 個城市,包含內華達州、佛羅里達州與亞利桑那州,進一步推進無人監督階段。
AI5 晶片效能翻倍 強化自研運算平台
Elon Musk 在會議中揭露 AI5 晶片的細節,確認其效能將較 AI4 提升 40 倍。AI5 將由 Samsung 與台積電於美國生產,特斯拉也計畫「超量生產」,以確保供應穩定。

AI5 的設計刪除了傳統 GPU 與 ISP 模組,聚焦於實際應用所需的效能與功耗比,並採用單一客戶導向架構,大幅簡化邏輯設計。此舉將強化特斯拉在車用、機器人與資料中心等場景的運算平台優勢,也讓公司能更主動掌握 AI 生態的發展方向。
Optimus 成核心戰略 馬斯克爭取投票控制權
馬斯克不僅將 Optimus 視為產品,更進一步將其定位為公司治理的核心戰略。他表示:「如果我們真的打造出這支機器人軍隊,我必須擁有足夠的投票權,才能避免遭到輕易罷免。」

他希望能確保至少 20% 至 25% 的投票控制權,以防特斯拉未來受制於投資顧問機構 ISS 和 Glass Lewis 的影響,甚至直言將這兩家公司形容為「企業恐怖分子」,強調這正是他爭取股東支持薪酬方案的核心訴求。

Optimus 計畫預計將於 2026 年底前進入量產階段,初期年產能目標為 100 萬台,並將持續擴大。馬斯克強調,類人機械手臂與供應鏈的製造難度極高,但特斯拉具備垂直整合與 AI 實力,有望成為全球首家能實現人形機器人規模量產的企業。
Tesla Semi 明年量產 搶進智慧物流市場
特斯拉高層確認,Tesla Semi 將於 2026 年上半年進入量產準備階段,並在下半年達到實際量產規模。這批 Semi 卡車將以內華達州工廠為主要生產基地,量產方向鎖定長途運輸市場,成為特斯拉進軍商用車領域的首款主力產品。

為支援長途應用場景,特斯拉正加速建置 V4 超級充電樁與高功率充電網路。Semi 將支援 1,200 kW 高功率快充,有助縮短停留時間、提升長距離運輸效率。特斯拉將 Semi、自駕技術與能源補給網路視為整合式物流解決方案。
FSD 突破帶動擴產 馬斯克稱已掌握技術
馬斯克在會議中強調,他之所以有信心將年產能提升至 300 萬輛,是因為特斯拉已在技術上取得關鍵進展,對實現無人監督 FSD(Unsupervised)具備明確信心(clarity on achieving unsupervised full self-driving)。

他表示,未來的 FSD 將具備「推理(reasoning)」能力,使車輛行為更接近人類判斷,例如能自動選擇合理的停車位置。他形容:「這台車將會像一個活生生的生物(living creature)。」
特斯拉聚焦 AI 應用 布局轉型科技平台
特斯拉的戰略重心已不再侷限於電動車。從 FSD 技術進展、AI5 晶片平台、Optimus 計畫到能源部署,整體架構正逐步形成一個大規模的「實體 AI 運算生態」,也清楚勾勒出下一階段的發展藍圖:從汽車製造商,邁向全球 AI 與機器人產業的關鍵推動者。

特斯拉預估,未來兩年內年產能可達 300 萬輛,並將同步支援機器人與能源事業的拓展。馬斯克表示,他的目標是打造一個「sustainable abundance(永續豐盈)」的世界,讓 AI 與自動化成為基礎建設的一部分。
延伸閱讀
特斯拉 Model Y Standard 發表!平價版與簡配版差異解析
特斯拉 Model 3 Standard 登場!入門不是重點定價才是策略
若您有意在住家或營業場所導入 Tesla Powerwall 儲能系統,以降低停電風險、提升供電穩定性,可透過全台安裝量第一的 Powerwall 原廠認證安裝廠商 崧象智能 LINE 官方帳號 預約諮詢,並享有本站專屬電機場勘預約折扣。
若覺得本站內容實用,歡迎追蹤 LINE TODAY、Google 新聞 與 Facebook 粉絲專頁,日後查找用車資訊更方便。若有任何問題或建議,歡迎加入我們的 LINE 官方帳號 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