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mo 近期公布自駕車隊的最新運行數據,顯示其「純無人駕駛模式(Rider-Only)」車輛截至 2025 年 6 月,累積行駛里程已突破 9,600 萬英里。官方表示,這項數據涵蓋美國多個城市,且在安全表現上持續展現優於人類駕駛的成果。
本文主要內容
根據 Waymo Safety Impact Hub 公布的資料,Waymo Driver 在多項安全指標上均低於人類駕駛的平均水準,包括造成受傷的事故、觸發安全氣囊的事故,以及不同類型的碰撞比率。

純無人駕駛模式累積行駛突破 9,600 萬英里
Waymo 表示,截至 2025 年 6 月,「純無人駕駛模式(Rider-Only)」車輛在美國四個主要城市的累積行駛里程如下:
城市 | 行駛里程(百萬英里) |
---|---|
洛杉磯(Los Angeles) | 16.46 |
舊金山(San Francisco) | 29.88 |
鳳凰城(Phoenix) | 46.39 |
奧斯汀(Austin) | 3.22 |
上述里程均由全自動駕駛完成,車內沒有任何人類安全員介入,展現出 Waymo 系統已具備在城市道路上穩定運行的能力。

Waymo Driver 事故率顯著低於人類駕駛
Waymo 公布的安全分析顯示,在多個事故分類中,Waymo Driver 的表現優於人類駕駛平均水準,並以百分比差異方式呈現:
- 安全氣囊部署事故(airbag deployments):比率更低
- 涉及受傷的事故(any injury):發生率更低
- 撞擊速差低於 1 英里/小時(Delta-V \<1 mph):占比更高,代表多數碰撞屬於低嚴重性事件
- 依事故類型(crash type)比較:在交叉路口事故與弱勢用路人相關事故中,發生率均低於人類駕駛
外媒也曾引用研究指出,Waymo 在部分事故類型的降低幅度特別明顯,例如:行人受傷事故減少約 92%,自行車與機車事故下降約 82%,十字路口事故也有顯著下降。需特別說明的是,這些數據來自外媒根據學術研究與保險公司分析所引用,並非直接出自 Waymo Safety Impact Hub 官方網站。

官方數據依規範持續更新並保持透明
Waymo 強調,所有數據均依照美國 NHTSA 的 Standing General Order 要求定期更新,以便長期追蹤自駕系統的安全表現。這些分析方法符合國際公認的最佳實務,並已刊登於多篇學術研究與公開出版物中。

官方指出,透過持續公開方法與數據,Waymo 希望推動跨產業建立統一的檢驗標準,讓外界能以透明且一致的方式檢視自駕技術的實際成果。這項透明化機制,也使 Waymo 成為目前自駕領域中率先公開長期安全數據的企業之一。
特斯拉與 Zoox 自駕計程車急起直追
根據市場研究報告,全球自駕計程車市場正快速成長,2025 年規模約 44.3 億美元,預計到 2034 年將達 1,889.1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約 52.54%。推動成長的主要因素包括自駕技術持續進步、電動車滲透率提升,以及各國政策與法規逐步鬆綁。

與此同時,特斯拉已在美國德州奧斯汀推出 Robotaxi 服務,採用搭載 FSD 軟體的 Model Y 車款。現階段仍配置安全監控員,並僅限於特定區域運行。不過部分影片顯示車輛存在交通違規情況,已引起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調查;同時,特斯拉也獲得德州官方許可,持續推進服務擴張。

另一方面,Amazon 旗下的 Zoox 已在拉斯維加斯正式開放免費試乘,其車輛為專為自駕計程車設計的電動車,採用無方向盤與踏板的對面座椅配置。目前主要目標在於收集營運數據並爭取監管批准,並計畫拓展至舊金山、奧斯汀與邁阿密。同時,Zoox 也加速在加州 Hayward 建立產能,目標每年量產超過 10,000 輛專屬車款。
延伸閱讀
特斯拉將推「自動停入超級充電樁」功能!Robotaxi 九月將全面開放
特斯拉 Robotaxi 快速擴張!奧斯汀新增動態票價、舊金山灣區啟動營運
特斯拉幫你出!Robotaxi 和 Tesla Diner 正在終結小費文化
若您有意在住家或營業場所導入 Tesla Powerwall 儲能系統,以降低停電風險、提升供電穩定性,可透過全台安裝量第一的 Powerwall 原廠認證安裝廠商 崧象智能 LINE 官方帳號 預約諮詢,並享有本站專屬電機場勘預約折扣。
若覺得本站內容實用,歡迎追蹤 LINE TODAY、Google 新聞 與 Facebook 粉絲專頁,日後查找用車資訊更方便。若有任何問題或建議,歡迎加入我們的 LINE 官方帳號 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