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電動車政策方向出現明顯轉變。新政府一方面推動汽車關稅救濟計畫,鼓勵車廠回流美國本土生產;另一方面雖曾計畫削減電動車充電基礎建設補助,但在法院與州政府介入後,最終轉向簡化審批與補助流程,使全國充電網路的擴建反而加速推進。特斯拉因擁有完善的在地製造體系與超級充電網路,被視為這波政策調整的最大受益者。
本文主要內容
整體而言,川普政府以「美國製造」為核心,從生產與基礎建設兩端同步重塑電動車產業鏈。分析指出,特斯拉可憑藉德州與內華達超級工廠的產能優勢,加上既有的充電網路與軟體生態,預期在政策放寬與市場整合下,進一步強化在美國電動車市場的領先地位。
汽車關稅抵免延長,推動美國製造
美國商務部於 2025 年 6 月提出「進口調整抵免」(Import Adjustment Offset)制度,針對在美國境內組裝的汽車提供車價 3.75% 的抵免,以部分抵銷進口零件關稅負擔。川普政府正研議將該政策延長五年,並擴大適用範圍至引擎、電池與驅動模組等核心零組件。

此舉旨在鼓勵車廠推動本地化製造並提升就業機會,特別有利於在美設廠的電動車品牌。特斯拉目前在美國擁有多座超級工廠(Gigafactory),供應鏈在地化程度超過 70%,遠高於其他主要車企,被外界視為此政策的最大受惠者之一。
工廠地點 | 主要功能 | 特點說明 |
---|---|---|
加州超級工廠(Fremont Gigafactory) | Model S、Model X 組裝 | 首座量產基地,技術成熟 |
德州超級工廠(Texas Gigafactory) | Model Y、Cybertruck 組裝 | 北美最大電動車生產中心之一 |
內華達超級工廠(Nevada Gigafactory) | 電池與驅動單元製造 | 提供主力電池模組 |
紐約超級工廠(New York Gigafactory) | 太陽能與能源產品 | 強化能源事業整合 |
除特斯拉外,Ford、General Motors、Toyota 與 Honda 等在美設有組裝線的車廠,也能部分受惠於此政策。不過,對於高度依賴進口整車或零組件的品牌而言,成本壓力恐將進一步攀升,形成市場競爭的新落差。

NEVI 資金重啟,全美充電建設加速
拜登政府於 2021 年通過《兩黨基礎建設法案》(Bipartisan Infrastructure Law),並啟動「全國電動車基礎建設計畫」(National Electric Vehicle Infrastructure Program, NEVI),總預算約 50 億美元,用於補助各州建置直流快充設施。川普政府上任後一度計畫中止 NEVI 資金,導致計畫暫停,但經多州提起訴訟並獲聯邦法院裁定恢復後,政策最終得以重新啟動。

在法院干預後,川普政府選擇調整既有規範,刪除部分被認為程序冗長的條件,包括「每 50 英里設站」及「必須涵蓋弱勢社區」等要求,改以州政府自主規劃為原則。此舉讓各州在申請與執行上更具彈性,也間接加快全美充電網路的建置速度。

目前已有超過 40 個州重新啟動 NEVI 資金申請,預計在未來一年內將陸續開工超過一千座直流快充站,象徵美國公共充電網路建設正式重回正軌。
政策放寬流程簡化,基建效率提升
儘管新政策加速了行政核准流程,但公平性與資源分配問題仍引發爭議。部分地方政府與社區團體指出,刪除「公平性」及「弱勢地區覆蓋」等條件後,充電設施可能過度集中於商業密集區與高速公路沿線,偏遠地區仍難以享有同等便利。

目前,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網路仍是全美最完整且密集的充電體系,並自 2024 年起陸續對其他品牌電動車開放。隨著 NEVI 計畫恢復並放寬規範,特斯拉可望持續獲得聯邦與州級補助,進一步擴大與地方政府的合作範圍,鞏固其在全美電動車充電基礎建設的主導地位。
雙軌政策並進,特斯拉優勢擴大
美國電動車政策正形成「製造端獎勵、基建端鬆綁」的雙軌推進格局。前者以關稅減免與抵免措施鼓勵本土製造,後者則透過放寬規範加速基礎建設落地。特斯拉執行長 Elon Musk 近年持續推動電池、能源與整車製造的在地化整合,策略方向與新政策高度一致。

若兩項政策得以同步實施,特斯拉將在稅務、供應鏈與充電網路三大層面取得明顯優勢。長遠來看,產業競爭焦點將從補助依賴轉向技術創新與營運效率,美國電動車產業的整體結構也將隨之重新洗牌。
延伸閱讀
若您有意在住家或營業場所導入 Tesla Powerwall 儲能系統,以降低停電風險、提升供電穩定性,可透過全台安裝量第一的 Powerwall 原廠認證安裝廠商 崧象智能 LINE 官方帳號 預約諮詢,並享有本站專屬電機場勘預約折扣。
若覺得本站內容實用,歡迎追蹤 LINE TODAY、Google 新聞 與 Facebook 粉絲專頁,日後查找用車資訊更方便。若有任何問題或建議,歡迎加入我們的 LINE 官方帳號 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