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18 日下午,全球網路突然大塞車。Discord 斷線、Spotify 播不動、新聞網站讀不到、AI 工具全面斷線,就連台灣的電商平台和 App 也同一時間掛掉。這次並非駭客攻擊或例行維護,而是因為一家你可能沒聽過、卻支撐全球網路運作的公司:Cloudflare。
本文主要內容
這家公司就像網路世界的紅綠燈總控中心,雖然大多時候不被注意,卻控制著數千萬個網站的存取與安全。一旦出錯,全世界真的會像沒人指揮的馬路一樣全面癱瘓,這次就是最直觀的例子。

想像 Cloudflare 是「全球紅綠燈總控中心」
平常開車不會注意誰在管紅綠燈,但只要全部失效,你就會瞬間感受到後果有多可怕。Cloudflare 就像是網路世界的號誌系統,負責掌控每筆資料的傳輸路徑與安全檢查,雖然低調,卻不可或缺。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
- 幫網站自動選最短最快的傳輸路徑(內容加速)
- 阻擋惡意攻擊與駭客流量(安全防護)
- 把網域名稱翻成電腦能懂的 IP(DNS)
- 在高流量時自動分流,避免系統擠爆(負載平衡)
全球有超過 20% 的網站流量會經過 Cloudflare,它在全球部署超過 330 個據點。你每天上網用的 App、網站、付款系統,很可能都在它的守護下才得以正常運作。

出包原因:一份「太肥的全球設定檔」
根據官方說明,Cloudflare 工程團隊在調整內部資料庫權限時,不小心產出一份「肥到系統吃不下」的設定檔。偏偏這不是一般的小範圍設定,而是所有據點都會同步的全球設定(Global Config)。
這份巨大的設定檔一經上傳,就讓系統的兩大核心架構全數當機:
- 控制平面(Control Plane):負責下指令、同步設定
- 資料平面(Data Plane):處理實際的網站與使用者流量
指令傳不出去、流量也無法處理,更慘的是這份異常設定還快速同步到全球所有據點,造成連鎖故障。

就像全台所有紅綠燈都由同一個中央系統控管,某天系統塞爆,結果所有路口同時斷電,一秒鐘內交通全線停擺。
這次當機影響有多廣?從 AI 到銀行都受害
這場事故持續約三小時,幾乎影響全球所有依賴 Cloudflare 的網路服務,範圍涵蓋:
- 各大新聞與媒體網站
- Discord、Spotify、League of Legends
- ChatGPT、Midjourney 等 AI 工具
- 多家銀行登入與支付介面
- 台灣電商、旅遊、論壇與行動 App
很多服務在幾分鐘內同時無法使用,也在 Cloudflare 修好後一瞬間恢復正常,這也凸顯了它在全球網路架構中的「單點核心地位」。

為什麼大家都選 Cloudflare?
因為它不只快又便宜,還包山包海。
Cloudflare 提供完整的雲端網路解決方案,讓開發者與企業能輕鬆上線,包括:
- DNS 解析與托管
- CDN(內容傳遞網路)加速
- WAF 網站防火牆
- 邊緣運算平台
- DDoS 攻擊防護
- SSL 憑證與安全加密
- Zero Trust 企業身份存取控管
特別是中小企業,常常只靠 Cloudflare 就能完成網站上線與防護設定。也因此,當太多人依賴同一系統時,出事的風險也會同步放大。

這次就是最經典的案例:一個設定錯誤,全世界跟著一起當機。
雲端集中化帶來的風險愈來愈明顯
Cloudflare 過去幾年也曾發生數次全球性宕機,這次再次提醒產業界:
我們是不是太依賴少數幾家雲端服務商?
除了 Cloudflare,像 AWS、Google Cloud、Fastly 也都掌握大量網路基礎設施。這些系統設計得高效率、全同步,但也變成網路世界的「脆弱骨幹」:
- 一處錯誤可能在全球同步擴散
- 少數工程師的設定失誤能影響全網
- 所有依賴同一供應商的服務都變成連動風險
這不是單一公司的錯,而是整個網路生態在追求效能與整合時,慢慢養出的結構性問題。

修得好就沒事?風險分散才是長期解方
Cloudflare 表示將強化設定檔大小限制與內部權限機制,避免未來再次發生類似情況。
但許多企業也開始自問:
- 是否該同時部署多組 CDN?
- 是否應該將 DNS 分散托管?
- 是否考慮採用多雲架構來減少依賴?
對一般使用者而言,雖然不能決定網站怎麼架,但可以開始理解「Cloudflare 是什麼」、「它出了問題會怎樣」。
下次你看到網頁突然連不上、App 一直轉圈,畫面上出現小小的橘色圖案或寫著「Protected by Cloudflare」,別急著罵網速慢。

很可能不是你手機壞了,而是整個世界的紅綠燈,同時斷了電。
若您有意在住家或營業場所導入 Tesla Powerwall 儲能系統,以降低停電風險、提升供電穩定性,可透過全台安裝量第一的 Powerwall 原廠認證安裝廠商 崧象智能 LINE 官方帳號 預約諮詢,並享有本站專屬電機場勘預約折扣。
若覺得本站內容實用,歡迎追蹤 LINE TODAY、Google 新聞 與 Facebook 粉絲專頁,日後查找用車資訊更方便。若有任何問題或建議,歡迎加入我們的 LINE 官方帳號 聯繫。










